第七章 中小学阶段的生涯辅导
1.小学阶段生涯发展的特点与任务是什么?
特点:小学低年级(6~8岁)儿童处在职业抱负发展的性别角色导向阶段,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形成对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,这些对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。小学的中晚期(9~13岁)是社会价值导向阶段,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职业的社会阶层,发展对职业社会阶层的喜好,依据社会阶层与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喜好,并把自己的职业抱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
任务:发展儿童的能力、兴趣和自我概念就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
2.小学阶段生涯辅导实践可利用的资源及辅导方式?
小学儿童的思维带有极大的具体性,低年级,对儿童的辅导更要具体,多使用直接经验。中高年级之后,可以加大利用阅读、电影、电视等媒介进行生涯辅导。
具体可利用的资源有:家庭、学校、社区及其他资源。
小学阶段具体的辅导方式有:个别辅导、团体辅导、生涯辅导课程、与其他课程相结合、生涯辅导日/周/月
3.中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及任务是什么?
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,中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寻找身份认同,最主要的危险是角色混乱。这个阶段通常被描述为自我同一性形成对角色混乱的阶段。
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,中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完成成长阶段的任务,对未来职业做出尝试性选择。具体任务为:在认同适当的性别角色、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基础上获得学术技能发展、自我概念发展与生涯发展
4.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生涯辅导的重点各是什么?
(自我概念、职业探索、生涯规划)